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人文医学发展报告》 >作为同情情感教育的医学院校美育工作研究

作为同情情感教育的医学院校美育工作研究

     

摘要

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庄子则追求“万物与我为一”。“恻隐之心”即同情心,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体验也需要通过同情来获得。通过同情达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美,只是在西方美学话语中更多地把同情称为“移情”。孔子的美育思想其实就是通过“乐”来培养人的同情心,而同情心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大医情怀其实就是对天下患者的同情。因此,在医学院校美育课程建设中,合理地继承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着力发展学生的同情本能,不但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而且也是改善医疗人文环境的主要手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