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南预防医学》 >上海地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上海地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目的调查上海市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于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评定研究对象过去2年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情况,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采用Barratt冲动量表(BIS-11)对冲动状况进行评估,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评估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683例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657例出现NSSI,发生率为39.03%。其中男262例,女395例,年龄13~20岁,平均年龄(14.63±3.09)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87±1.21)年;268例为偶发NSSI,389例反复出现NSSI。下臂及腕部、手是发生NSSI患者的主要自伤部位(分别为40.03%、33.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程度越严重(OR=2.255)、遭受校园暴力(OR=2.289)、母亲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2.428)、抑郁障碍(OR=1.855)、双向障碍(OR=2.212)、冲动总分偏高(OR=1.401)、人际关系得分高(OR=1.398)和学习压力得分高(OR=2.098)等均是导致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发生NSSI的危险因素。结论NSSI在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重度抑郁、遭受校园暴力、母亲教育程度高、抑郁障碍、双向障碍、冲动总分偏高、人际关系差和学习压力大等的患者更易出现NSSI,应提高具有以上特征患者的关注度,并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尽可能避免NSSI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