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 >从《济南的冬天》谈我的课堂教学体会

从《济南的冬天》谈我的课堂教学体会

         

摘要

<正> 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总的来说,就是废止注入式,实行启发式;改单一传授知识为既教授知识又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有限的三年或六年时间内既获得必要的基础,又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达到终身受益之效果。基于这样的思想指导,我在自己的教学中,特别注意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思维活动的机会。如在初一《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学中,首先布置学生弄清下列字和词:“髻”、“贮”、“羞”、“毯”;“温晴”、“响晴”、“慈善”、“水藻”、“水晶”;并进行字形辨析,如“羞”与“差”、“毯”与“毡”、“蓝”与‘篮”、“幻”与‘幼”、“敞”与“敝”等,具体要求:字应当准确写出汉语拼音;词通过《新华字典》弄清含义,最后则要求组词造句。上课讲课之前进行抽查。另外我还设计了如下预习思考题: 一、济南的地理位置处在什么地方?济南的冬天究竟有哪些特点?

著录项

  • 来源
    《语文教学通讯》 |1986年第8期|58-59|共2页
  • 作者

    焦朝义;

  • 作者单位

    江苏六合县新集中学;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