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肠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肠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肠球菌血流感染(BSI)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药物敏感性及预后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1日-2016年10月1日医院89例肠球菌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情况、基础病、治疗、药敏和一般实验室检查资料;89例肠球菌BSI患者中30d死亡者32例(死亡组),余下57例患者为存活组。结果 89株肠球菌中,屎肠球菌37株,粪肠球菌52株;肠球菌BSI的易感因素:静脉置管、近期手术史、留置尿管、胃肠道感染、肺部感染;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0%,屎肠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的敏感率80.0%;肠球菌BSI 30d病死率为36.0%;单因素分析发现,存活组在年龄、合并脑血管病、冠心病、恶性肿瘤、免疫抑制治疗、慢性肾病、慢性肺病、留置导尿液、肺部感染、肝胆胰感染、血尿素、肌酐、降钙素原、低血压、无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屎肠球菌感染方面低于死亡组;在血小板、白蛋白、氧合指数、合理抗感染治疗方面高于死亡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屎肠球菌感染是肠球菌BS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理的抗感染治疗是保护因素。结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仍保持着高敏感性,但屎肠球菌的耐药性要高于粪肠球菌;慢性肾病、恶性肿瘤、屎肠球菌感染是肠球菌BS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抗感染治疗是肠球菌BSI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