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诊断病理学杂志》 >伴有卵黄囊瘤成分的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伴有卵黄囊瘤成分的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分析伴有卵黄囊瘤成分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和结果按病理诊断定义总结本文2例(其中,1例为会诊病例)及文献病例共35例,其中本院2例年龄分别为58岁和61岁。盆腔B超均显示为一侧附件区的囊实性占位,最大径分别为13.5 cm和12 cm,其中实性区直径分别为6.1 cm和6 cm。术前血清AFP分别为219.7 ng/ml和19000 ng/ml。2例均进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手术。大体检查显示一侧卵巢被囊实性肿物取代,实性区呈灰黄、灰褐色,可见坏死。镜下2例肿瘤组织均由2种成分组成,伴出血和坏死,一种成分为明确的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1例为透明细胞癌,1例为子宫内膜样癌);另一种成分为卵黄囊瘤成分,前者卵黄囊瘤成分呈网状及乳头状结构,可见S-D小体,后者表现为实性及腺样结构。免疫组化2例中卵巢癌成分CK7和EMA均为(+),AFP和SALL4均(-);2例卵黄囊瘤成分CK7和EMA均(-),AFP和SALL4均(+)。2种成分呈移行和重叠并存。结论伴有卵黄囊瘤成分的卵巢上皮性肿瘤少见,以老年妇女为主,患者常有血AFP水平不同程度增高。其中上皮性成分多为恶性。形态学结合血清学AFP改变及免疫组化CK7、EMA、AFP和SALL4可以确定诊断。准确的病理诊断是术后针对性治疗的关键,Ⅱ期及以上病例预后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