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华南预防医学》 >南宁市食品中添加剂及非食用物质使用现况调查分析

南宁市食品中添加剂及非食用物质使用现况调查分析

         

摘要

目的掌握南宁市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使用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宁市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及其周边食品店、超市和集贸市场的食品批发零售点进行专项抽查,共检测食品844份,按国家相关卫生标准进行检测12种食品添加剂及5种非食用物质。结果对18类844份食品检测食品添加剂及非食用物质,总体合格率为83.77%(707/844);各类食品除乳制品、辣椒酱(粉)、白砂糖全部合格外,其他食品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油条7.14%(2/28)、糕点60.00%(24/40)、蜜饯60.71%(34/56)、腐竹63.64%(14/22)、肉丸69.70%(23/33)、水发食品78.05%(32/41)、其他干货78.46%(51/65)、调味品86.49%(32/37)、膨化食品89.47%(17/19)、腌菜92.42%(61/66)、小麦粉92.59%(25/27)、粉丝93.10%(81/87)、面点94.29%(66/70)、肉制品94.94%(75/79)、饮料95.51%(85/89);检测17个项目中有11项有超标或违规添加现象,其严重程度依次为硫酸铝铵(钾)(60.00%,42/70)、硼砂(31.25%,10/32)、甲醛(21.95%,9/41)、二氧化硫残留量(13.99%,20/143)、溴酸钾(13.33%,4/30)、甜蜜素(9.09%,23/253)、苯甲酸(8.11%,9/111)、甲醛次硫酸氢钠(6.58%,10/152)、胭脂红(4.21%,4/95)、亚硝酸盐(2.94%,1/34)、糖精钠(2.57%,7/272)。结论南宁市食品中添加剂滥用及非食用物质违法添加情况较严重,必须加强监督部门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