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外国教育研究》 >日本教育中的新自由主义(下)

日本教育中的新自由主义(下)

         

摘要

新自由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造成了教育的不平等。教育不平等是一种现实存在,比如,高中被分化成了升学型学校和"指导困难学校"("底层学校"),神奈川县的某"指导困难学校"就是一个实例。"指导困难学校"的存在是教育病理的一种表现,教育病理的扩大和深化说明基于新自由主义的教育改革是失败的。因此,使教育恢复正常化,必须进行改革原理的转换。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于1996年发表的咨询报告提出了"宽松教育"的理念,主张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但不久学力低下论调兴起以后,"宽松教育"被狭窄化为"学力低下",其实施遇到了挫折,教育走向提高学力的轨道,即着重于培养一部分有能力的人的高学力。在教育中推行市场主义的结果是在经济、文化、学力上得天独厚的强者在排名高的学校就学,在竞争中获胜、能够享受自由,而在底层学校就学的是条件不优越的人。今后日本的教育改革要超越国家主义和市场原理主义,应以公民主义为理论基础。与新自由主义政策针锋相对,基于公民主义提出的教育改革构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把教育作为公民社会的协同互动事业,二是建立地区综合学习网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