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创作与评论》 >文学的主体间性解读

文学的主体间性解读

摘要

一、解读的"运作之链" 当文学被作家创作出来之时,"它只不过是以它在某处的无生命的在场表明它作为物的存在"①,只有读者的介入才能将其从单纯作为物的"屈辱"中解脱出来,而使之灌注鲜活的生命,这就很自然地涉及到读者解读的问题.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的提出,从某种程度上也规定了文学解读的种种可能性模式,在文学阐释史上,各种创新都不离其左右,从居尔、赫施等的"作者中心论",到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的"作品中心论",再到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等的"读者中心论"等等.这也使得本无规则可行的解读有了潜在模式的可能性,有了探讨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