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空”而有情“空”而有意——浅谈中小学课文古诗词中“空”字的炼字艺术

“空”而有情“空”而有意——浅谈中小学课文古诗词中“空”字的炼字艺术

         

摘要

“炼字”艺术是古诗词的一种常见的手法,诗人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因此,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举动,也有“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豪言。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小学至高中),我们发现很多诗人都青睐于“空”字,似乎它成为了诗人们的格外“宠爱”。举几个熟悉的例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从小学选文到高中选文,古诗文中的“空”字比例十分大,可以说俯拾即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