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 >同源异流:古代中国小说和戏曲的印度受容——以“楔子—正文”结构为个案的考察

同源异流:古代中国小说和戏曲的印度受容——以“楔子—正文”结构为个案的考察

         

摘要

明清章回小说、晚明拟话本小说与宋元话本,其叙事大多具有"楔子—正文"之结构。而自宋、金以来的戏曲,也多有"楔子—正文"之结撰模式。白话通俗小说的"楔子—正文"格式,受到了俗讲变文、押座文等讲经弘法模式之影响;而辽宗教剧、金院本、诸宫调、蒙元杂剧等则深受梵剧之影响。在古代中国小说和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它们互相取材,彼此影响。而佛家的弘法范式与梵剧的"楔子—正文"演出结构皆源自于古印度的说唱艺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