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误诊误治》 >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情况、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情况、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情况、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及单纯颅脑损伤患者784例的临床资料,统计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情况及总结其临床特点,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784例颅脑损伤患者中伤后并发低钠血症300例,发生率为38.27%,低钠血症发生时间为伤后1~42(6.16±1.04)d。300例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年龄17~53岁,其中≥40岁者199例(66.33%);损伤程度以中重度者居多[245例(81.67%)],合并脑水肿者167例(55.67%);临床表现以头痛加剧和(或)意识障碍加深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中重度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水肿是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发生率较高,发生时间多为伤后1个月左右,损伤程度常较严重,且合并脑水肿者较多,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痛加剧和(或)意识障碍加深;年龄≥40岁、中重度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脑水肿是颅脑损伤后并发低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