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综合临床 》 >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不同状态韧带残端内机械感受器的变化

前交叉韧带断裂后不同状态韧带残端内机械感受器的变化

         

摘要

目的观察人体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后不同状态韧带残端内机械感受器随时间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临床上ACL完全断裂患者韧带残端标本57例,记录受伤到手术的时间间隔,根据术前kneelax关节动度测量仪测量结果分成两组:≤6mm组(组1)和>6 mm组(组2),记录两组每个韧带残端形态类型,切除韧带残端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韧带残端内本体感受器形态、类型、数量的变化,分析韧带残端内本体感受器的变化与韧带残端形态、患膝稳定性及手术时间的关系。结果组1包括韧带标本20例,组2包括韧带标本37例。两组间4种形态残端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间4种机械感受器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机械感受器数量与膝关节稳定性呈正相关(r=0.63,P=0.018)。组1内机械感受器数量与受伤时间无明显相关(r=-0.37,P=0.136),组2内机械感受器数量与受伤时间呈负相关(r=-0.51,P=0.022)。结论 ACL断裂后,部分患者韧带残端仍然在关节腔内连接股骨和胫骨,并发挥力学稳定功能,从而可以长时间的保留住组织内的机械感受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