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文自学指导》 >从性格心理角度透视郭沫若郁达夫与创造社的“发难”——兼及话语模式选择的意义

从性格心理角度透视郭沫若郁达夫与创造社的“发难”——兼及话语模式选择的意义

         

摘要

本文以《创造》季刊创刊号编辑期间郭沫若与郁达夫的人事交接为视点,结合历史情境与学界的认识,进而深入剖析郭沫若缘何抽身离去的几层心理动因,以及退居幕后的郭沫若随着郁达夫接手后事态的变化而发生的心态、情态及姿态上的调整及转变,从中可以看出郭、郁两人不同的做事方式与性情心态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期间郭沫若退居幕后郁达夫来到前台,一方面使郭从上海新文学界多有掣肘的人事关系中脱身出来,而纵容郁达夫形塑《创造》季刊创刊号的话语风格与精神面貌,则有利于实现其言论姿态的转换.创造社“发难”过程中微妙的人事心理变动,其中的偶然与应变,比较充分地彰显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激进型社团话语模式的取向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