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科学》 >醛肟类神经性毒剂防治药物的新型解毒分子作用机制

醛肟类神经性毒剂防治药物的新型解毒分子作用机制

         

摘要

吡啶盐醛肟类药物是一类常见的有机磷类神经性毒剂和农药的解毒剂.卤代苯醌是一类致癌性的活性中间体,最近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中也被检出.我们发现, 2-吡啶盐醛肟类代表性药物如解磷定可快速促进四氯-1,4-苯醌通过连续两步的脱氯水解反应转化为2,5-二氯-3,6-二羟基-1,4-苯醌,比其自然水解的速率提高了18万倍.然而,当解磷定中的氮羟基被掩蔽后则不能促进四氯-1,4-苯醌水解.通过联合运用多种分离和分析鉴定方法发现,解磷定最终转化为其相应的腈类化合物.采用~(18)O-H_2O标记等实验,最终确定2-吡啶盐醛肟类药物对四卤苯醌类致癌物的解毒机理是通过亲核取代同时伴随两次Beckmann裂解反应.本文介绍了这类可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发生的连续两步Beckmann裂解反应,以期对将来研究这两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和环境学意义的醛肟类药物及多卤代醌类环境致癌物具有指导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科学》 |2018年第10期|P.1247-1259|共13页
  • 作者单位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抗菌素制造;
  • 关键词

    Beckmann裂解反应; 吡啶盐醛肟; 神经性毒剂防治药物; 四氯-1,4-苯醌; 解毒机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