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书画》 >艺术界永远由圈子组成——读《画坛师友录》

艺术界永远由圈子组成——读《画坛师友录》

         

摘要

在国人的话语系统中,文艺界的'圈子'是个贬义词,因为在文艺界的历次运动中,'圈子'是个人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不祥之物,谁沾上谁就有麻烦。以黄苗子为例,他所属的'圈子'二流堂,就是大名鼎鼎,着实让参与者吃了无数的苦头,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其实,文化圈子本身并没有毛病,揆诸中外文艺史,哪个国家的文艺界,不是以有形无形的圈子的形式存在着?德国的歌德、席勒,法国的罗丹、里尔克、梵高、高更,俄国的普希金、托尔斯泰,英国的雪莱、拜伦,等等等等,无不如此。尤其是现代文学艺术,圈子更是作用巨大。从普鲁斯特到乔伊斯,都是因为有一个适当的圈子才取得成功。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虽然说艺术是寂寞孤独的事业,但那是指创作行为过程本身。对于艺术家来说,不可能离开朋友与同行而生活。西方有句格言,孤独着是可耻的。嘤嘤其鸣,求其友声。艺术家格外需要朋友。即使是一些自大狂如毕加索对朋友们背后大加贬低,可是他的另一面却是盛友如云、门庭若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