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肝背景的影响

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肝背景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实时超声造影(CEUS)增强模式及肝炎肝硬化背景对肝内胆管细胞癌增强模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67例(67个病灶),其中22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含13例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手术切除前(57例)或穿刺前(10例)均经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分析病灶的超声表现及超声造影增强模式.结果 超声显示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中有2例(2/13,1 5.4%)可见胆管扩张,非肝硬化患者合并胆管扩张25例(25/54,46.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动脉期有60灶(89.6%)为高增强,4灶等增强,3灶低增强;其中36灶(53.7%)为周边增强,31灶(46.3%)为整体增强.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中动脉期表现为周边增强者(3/13灶,23.1%)亦明显低于非肝硬化背景下胆管细胞癌(32/54灶,57.1%)(P<0.05).所有病灶均可见造影剂廓清,平均开始廓清时间为38 s(20~101 s).有无合并肝炎或肝硬化的病灶廓清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乙肝相关性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不同于非肝硬化背景下肝内胆管细胞癌.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616-619|共4页
  • 作者

    吴琴; 戴莹; 严昆; 尹珊珊;

  • 作者单位

    100142北京市;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超声医学影像科;

    100142北京市;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北京市;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0142北京市;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超声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肝硬化; 肝内胆管细胞癌; 超声造影;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