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创伤杂志》 >中国创伤救治培训课程培训效果评价

中国创伤救治培训课程培训效果评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参加"中国创伤救治培训(CTCT)"课程的学员进行调查,了解所在医院创伤救治的现状,评价CTCT的培训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5月— 2018年5月参加CTCT培训的1 660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员的一般信息(性别、职业、职称、学科来源、从事创伤救治的年限)、所在医院的创伤救治情况(医院等级、创伤救治模式、每年严重创伤数量)以及学员建议的医院创伤救治模式、创伤救治知识学习途径、创伤培训的重复周期。在培训前、后进行测试,评价课程的培训效果和分析测试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 (1)学员中男性1 230人(74.10%),医师1 356人(81.93%),中级及以下职称1 247人(75.12%),急诊科/急诊外科756人(45.54%),从业≥5年的899人(54.16%)。(2)学员中来自三级医院1 068人(64.34%)。医院的严重创伤救治模式以"急诊+会诊+分诊"为主(1 198人,72.17%)。每年严重创伤救治数量少于200例有1 014人(61.08%)。学员推荐急诊/急诊外科(1 210人,72.89%)、创伤外科/创伤医院(350人,21.08%)主导的创伤救治模式为主。(3)创伤救治知识可以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包括科室内部指南学习1 029人次(61.99%),病例讨论924人次(55.66%),自学879人次(52.95%),会议讲座767人次(46.20%),创伤课程382人次(23.01%),国内外进修285人次(17.17%)等。学员推荐的创伤救治培训重复周期主要为1~2年951人(57.3%)。(4)学员的课前成绩为(67.5±14.5)分,受医院等级、学科来源、学员职称、学员创伤救治从业年限、医院每年严重创伤救治数量影响,其中前两项为主要效应因素。(5)课后成绩为(83.8±11.6)分,较课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不同亚组的学员均得到提高。影响学员课后成绩的主要因素为医院等级、每年严重创伤救治数量、学科来源、学员职称、医院每年严重创伤救治数量;影响课后成绩的主效应因素是每年严重创伤的救治数量。结论 本次调查范围所涉及医院的创伤救治主要采取"多学科会诊+分散收治"的模式,学员较少接受过系统的创伤救治培训,其创伤救治知识水平、课前测试成绩受医院级别、每年严重创伤救治数量、学科来源、学员资历的影响较大;不同背景的学员之间的课前成绩差距较大。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创伤救治培训课程CTCT培训后,不同背景的学员成绩均得到明显提高,且不同背景学员之间课后成绩的差距明显缩小。

著录项

  •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2019年第12期||共页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

    浙江大学急救医学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全军战创伤中心;

    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职业培训;
  •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问卷调查; 创伤培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