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乡村医药》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简称为单疱角膜炎(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角膜引起。疱疹病毒一般分为两个血清型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感染眼部;Ⅱ型主要感染生殖器,偶见眼部感染。人是单纯疱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单纯疱疹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元内,在一些非特异刺激,如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月经、劳累、外伤等条件下诱发,单纯疱疹病毒能直接感染角膜上皮细胞或内皮进入角膜实质,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细胞或角膜实质内不断复制病毒,导致胶原板层溶解,产生不同类型的深层炎症,主要有盘状和基质坏死性角膜炎[1]。HSK在角膜疾病中占据首要地位,具有多类型、易复发的特点。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5期|78-80|共3页
  • 作者

    席方珺;

  • 作者单位

    315700 浙江象山县中医医院眼科;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