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放射学杂志》 >基于乳腺MRI及腋窝超声的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价值

基于乳腺MRI及腋窝超声的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乳腺MRI及腋窝超声的列线图预测早期乳腺癌(EBC)前哨淋巴结(SLN)转移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原发性单侧侵犯性EBC女性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共入组397例患者, 年龄25~81(48±11)岁。根据SLN活检的病理结果, 分为SLN阴性组(n=200)和SLN阳性组(n=197)。分析2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MRI检查、腋窝超声检查的差异。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 构建预测模型并制作列线图, 以视化预测因素和SLN状态之间的关系。模型的拟合优度评估使用Hosmer-Lemeshow检验, 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 并通过Bootstrap重采样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年龄、脉管浸润、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分子亚型、MRI表现(肿瘤大小;肿块边缘;淋巴结长径、短径和长径/短径;淋巴结边缘;淋巴结门;双侧腋窝淋巴结对称性)、腋窝超声表现(淋巴结皮髓质分界;淋巴结皮质增厚;淋巴结门)在SLN阴性组和阳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 患者年龄、MRI表现(淋巴结边缘、淋巴结门、双侧腋窝淋巴结对称性)、腋窝超声表现(皮质是否增厚)以及病理因素(脉管浸润、PR状态、HER2状态)被确定为SLN转移的预测因子。基于患者年龄和上述影像学特征构建的预测SLN转移风险的列线图的预测效能较好, 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而联合病理参数的列线图的预测能力显著提高, 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结论基于乳腺MRI及腋窝超声构建的列线图可作为一种无创性量化工具预测早期乳腺癌SLN的转移风险, 并有利于术前腋窝治疗策略的制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