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放射学杂志》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与~1H-MR波谱研究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放射性脑损伤的扩散张量成像与~1H-MR波谱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双侧颞叶脑组织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不同时期的DTI与~1H-MRS变化特点。方法选择48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常规MRI表现正常的患者(患者组)及24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行DTI及~1H-MRS检查,将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和波谱分析,测量双侧颞叶DTI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ADC值及3个本征值λ1、λ2、λ3,以及~1H-MRS中双侧颞叶前部白质N-乙酰天冬氨酸(NAA)/胆碱(Cho)、NAA/肌酸(Cr)及Cho/Cr比值,并将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患者按放射治疗后不同时期分为放射治疗后0~6、6~12、>12个月,分别定义为患者组1(16例)、2(6例)、3(26例),计算放射治疗后双侧颞叶脑组织各测量指标数值。所得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鼻咽癌放射治疗后6个月内、6~12个月、12个月后以及正常组DTI的FA值分别为0.445±0.017、0.460±0.016、0.461±0.025、0.473±0.023,ADC值分别为(8.51±0.43)×10-4、(8.48±0.34)×10-4、(8.40±0.33)×10-4、(8.68±0.57)×10-4mm~2/s,3个本征值中最大本征值λ1分别为(1.251±0.065)×10-3、(1.293±0.051)×10-3、(1.317±0.074)×10-3、(1.350±0.091)×10-3 mm~2/s,以上3个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873、3.399、9.750,P值均<0.05)。λ2、λ3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H-MRS的NAA/Cho分别为0.910±0.112、0.972±0.101、1.060±0.095、1.261±0.105,NAA/Cr分别为1.212±0.236、1.208±0.183、1.228±0.236、1.435±0.22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2.840、8.176,P值均<0.01)。Cho/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TI结合~1H-MRS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监测评价脑组织的放射损伤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为放射性脑损伤的动态早期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