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我国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克隆群体结构与流行病学意义

我国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的克隆群体结构与流行病学意义

         

摘要

应用多位点酶电泳技术对从我国17个省市搜集的200株A群脑膜炎奈瑟氏菌(Nm)进行了克隆群体结构分(?)。结果表明,可将200株A群Nm分为23个电泳型(ET),7个克隆群,其中Ⅳ克隆群和Ⅴ克隆群为优势克隆群,两者的遗传距离为0.53。自60年代以来,每次流脑流行周期均以一种克隆群为主,如60年代和80年代主要由Ⅳ克隆群引起流行,分别占同时期菌株数的85.7%和82.4%;70年代的流行主要由Ⅴ克隆群引起,占该期间菌株数的88.4%。优势克隆群优势十分明显,流行时间长,地区分布广,而且不同周期A群Nm优势克隆群的变迁与其优势亚型的变化基本吻合。我国A群Nm的优势克隆群及优势亚型在流脑不同流行周期内皆显示了周期性变换的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