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基层医药》 >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的临床价值

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对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常规检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炎症性肠病患者与血常规各指标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UC)组中缓解期患者的白细胞(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5、8,21、5.73,均P<0.05);UC患者中处于活动期的患者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指标水平低于缓解期患者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2、11.03、6.72、9.35、10.23、8.71,均P<0.05),但PLT指标高于缓解期患者,RDW及WBC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9、8.51、6.03,均P<0.05)。克罗恩病(CD)组中缓解期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7.29、9.01、10.35、8.27、7.69、8.01、9.91,均P<0.05),其中HGB、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M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01、10.35、8.27、9.91,均P<0.05),而WBC、PLT、中性粒细胞(N)、RDW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7、7.29、7.69、8.01,均P<0.05);UC患者中处于活动期的患者的HGB、HCT、MCV、MPV指标水平低于缓解期患者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9、6.97、7.53、9.02,均P<0.05),但PLT、RDW、WBC、N指标高于缓解期患者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81、7.94、8.36、7,61,均P<0,05)。CD组中处于活动期患者的WBC、N指标水平显著高于UC组活动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5、9,07,均P<0.05),CD组中处于缓解期患者的PLT指标显著高于UC组缓解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5,P<0.05)。结论血常规中多项指标对炎症性肠病的活动状态有明显的指导意义,且与炎瘫指标呈现出显著相关性,故而临床中可将血常规作为炎症性肠病活动性的判定方法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