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药物警戒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深圳市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间上报的32068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E)报告筛选出怀疑ACEI/ARB类药物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共筛选出83例怀疑ACEI类药物、68例怀疑ARB类药物所致的ADR/AE报告.结果 两类药物所致ADR/AE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年龄大者更易发生ADR/AE(ACEI≥40岁占89.16%,ARB≥40岁占89.71%);两类药物所致ADR/AE均多发生在1~7 d内(ACEI、ARB分别为72.29%、85.29%);ACEI类ADR/AE以呼吸系统多见(60.19%),ARB类ADR/AE涉及系统-器官及不良反应表现多样化,以神经系统多见(30.48%),且新的(ARB 15.88%,ACEI 7.77%)及严重的(ARB 6.54%,ACEI 2.91%)不良反应所占比例更高;ACEI类药物ADR/AE中,培哚普利(36.89%)、贝那普利(21.36%)、依那普利(21.36%)报告较多,ARB报告多为缬沙坦(42.06%)、厄贝沙坦(28.04%)及氯沙坦(17.76%);ACEI和ARB导致的ADR/AE均较轻微,易于好转和治愈.结论 临床医师和药师在患者开始使用ACE I/ARB类药物一周内,应加强关注其不良反应,密切监测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及时鉴别、干预两类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避免严重ADR/AE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