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一氧化氮在双氯芬酸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一氧化氮在双氯芬酸钠致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NO)在双氯芬酸钠(DCF)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DCF模型、DCF+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2,10和50 mg· kg-1组.DCF模型组大鼠一次性ip给予DCF100 mg· kg-1,DCF +L-NAME组大鼠在给予DCF前10 min一次性ip给予L-NAME.给药24 h后处死大鼠,制备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化学法检测NO水平.同时制备肝组织匀浆,用化学法检测NO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四甲基联苯胺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utler改良法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酶促法检测GSH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提取肝细胞线粒体,硫酸甲酯吩嗪反应法检测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ATP酶活性,自体荧光光度计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水平,罗丹明123法检测膜电位,线粒体肿胀度采用在520 nm处吸光度降低值表示.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CF模型组血清GPT,GOT和TBIL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和肝匀浆NO水平升高(P<0.01).肝组织iNOS蛋白表达增强(P<0.01).组织病理观察发现,肝细胞肿胀坏死,炎症细胞浸润.肝匀浆内MDA(P<0.01)和MPO(P<0.05)含量增高,GSH含量(P<0.01),GSH-Px(P<0.05)和SOD(P<0.01)活性降低.肝细胞线粒体NADH水平、SDH及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同时线粒体膜电位异常,肿胀的敏感性下降.与模型组比较,L-NAME 2,10和50 mg· kg-1组血清GPT,GOT和TBIL水平降低,血清和肝匀浆NO含量减低(P<0.05).肝组织iNOS表达明显减弱(P<0.05).组织病理学检测发现,肝细胞肿胀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肝匀浆中MDA和MPO含量降低(P<0.05),GSH含量及GSH-Px和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线粒体NADH水平、SDH和ATP酶活性升高(P<0.05),并且线粒体膜电位恢复,线粒体肿胀的敏感性显著升高.结论 NO对DCF致急性肝损伤起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13年第5期|836-842|共7页
  • 作者单位

    安徽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系;

    安徽淮北235000;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2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安徽省消化病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2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毒物学(毒理学);
  •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双氯芬酸钠; 肝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线粒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