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1 020例小儿肝穿刺组织病理学与临床的研究

1 020例小儿肝穿刺组织病理学与临床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了解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1)对我院小儿肝病科1983~2000年1 023例住院患儿采用一秒钟肝穿法进行肝活检.(2)病毒性肝炎采用国内最新分型标准,对肝脏炎症活动程度分级(G0~4级).结果 1 023例中成功1 020例,成功率为99.7%.1 020例穿刺成功者中,病毒性肝炎985例,占96.6%.985例病毒性肝炎中,乙型肝炎743例为首位,占75.4%.非病毒性肝损害有所增多(13.6%,69/509例),χ2=15.1,P<0.001,疾病谱不断有变化,病因由9种增到18种,前五位是与脂类代谢有关的疾病(21.4%)、肝豆状核变性(20.4%)、肝糖原储积症(10.2%)、进行性肌营养不良(9.2%)、自身免疫性肝炎(7.1%).肝脏病理分型表明,76.4%的小儿乙型肝炎为活动性炎症损伤,表现为≤G2,61.2%的成人为≤G2,χ2=9.15,P<0.005.乙型、丙型肝炎的肝脏活动性炎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学龄期达到高峰,χ2=4.45~52.97,P<0.05~0.001.婴儿期中重度肝脏炎症损伤在慢性乙型肝炎未见(0/4例),在慢性丙型肝炎可见(2/6例).非病毒性肝炎所致肝损伤肝脏病理改变归纳为3种,特征性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肝糖原储积症,先天性肝纤维化等),非特异性病理改变(自身免疫性肝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肝豆状核变性早期等)和肝硬化(大部分疾病后期).结论本组乙型肝炎占首位.肝脏的炎症性损害较成人轻,在学龄期形成高峰.非病毒性肝炎肝损害逐年增多,病种在扩大和改变.小儿肝活检安全可行,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