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的影响

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的影响

         

摘要

目的:观察迷走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后肠损伤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双侧颈迷走神经切断后,随机分为3组(n=10):(1)肠缺血再灌注(I/R)组:暴露腹腔后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MA)1 h,开放再灌注2 h;(2)迷走神经刺激(VNS)组:在夹闭前及再灌注开始均以5 V、2 ms和1 Hz强度的电能持续刺激左颈部迷走神经远端20 min;(3)假手术对照(SC)组:仅暴露腹腔,不行SMA夹闭及电刺激.颈动脉插管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所有动物在再灌注2 h后处死,取小肠组织行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肠粘膜损伤程度并行改良的Chiu's评分;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各组大鼠MAP在缺血期基本保持平稳.而在再灌注期,I/R组的MAP随时间延长明显低于SC组(P<0.05),而VNS组能明显拮抗MAP下降(P<0.05).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I/R后肠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I/R组最为严重,而VNS组相对较轻;但两组的改良Chiu's评分值显著高于SC组(P<0.01),VNS组的评分值明显低于I/R组(P<0.01).I/R组血浆MDA、TNFα含量明显高于SC组和VNS组(P<0.05,P<0.01);VNS组血浆MDA含量高于SC组(P<0.05),VNS组血浆TNFα与SC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能显著减轻I/R肠粘膜结构的病理改变并使再灌注期的循环血压得到一定改善,其保护效应可能与减少脂质过氧化、下调TNFα生成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