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客观听力评估与特征分析

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客观听力评估与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干扰因素及临床听力学特征。方法选取2004年8月—2006年1月广州市及周边地区妇幼保健院系统出生并行耳声发射(otoacoustic emissions,OAE)新生儿听力筛查,因二次听力筛查未通过转诊本院的患儿,月龄2~6个月,共166例(315耳)。详细询问并登记病史,按其首次听力评估时的月龄分为2~3个月组和4~6个月组,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鼓室声导抗和镫骨肌反射等客观听力测试。首次听力评估异常者,建议1~3个月后(以不超过6个月龄为限)进行第二次听力评估,比较前后两次 ABR、DPOAE、鼓室声导抗曲线和静态声顺值的转归情况,并确定诊断。结果①166例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中,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史者比例最高(34例,20.5%);其次为有新生儿窒息史(10例,6.0%)。②4~6个月组鼓室声导抗 B 型曲线的比例(13例,17耳,17.9%)高于2~3个月组(11例,14耳,8.0%),X~2=26.22,P<0.01。③4~6个月组 ABR 正常的比例(24例,29耳,37.2%)明显高于2~3个月组(34例,45耳,23.4%),X~2=5.27,P<0.05;在有两次评估记录的受试者中(24例,45耳),第二次 ABR 测试结果较第一次测试结果好转的比例为56.0%(11例,14耳)。④4~6个月组 DPOAE 正常的比例(19例,31耳,39.7%)略低于2~3个月组(50例,81耳,42.2%),X~2=0.14,P>0.05;在有两次评估记录的受试者中(24例,45耳),第二次 DPOAE 测试结果较第一次好转的比例为32.0%(6例,8耳)。⑤166例听力筛查末通过受检者中,有4例(4耳)诊断为听神经病,均为单耳发病。结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中,存在中耳因素对听力筛查结果和评估的影响,同时低月龄婴幼儿听觉神经系统存在发育完善的过程。对筛查和评估结果应作充分、恰当的解释,避免加重患儿家长的心理负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