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未通过听力筛查婴幼儿的听力评估及随访分析
【6h】

未通过听力筛查婴幼儿的听力评估及随访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释义

前言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询问病史

1.3 测试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第2章 结果

2.1 高危因素

2.2 初诊年龄

2.3 DPOAE筛查结果

2.4 听力诊断结果

2.5 复诊失访患儿听力情况

2.6 ABR与DPOAE结果的比较

2.7 40Hz--AERP检查结果

2.8 声导抗图的测试

2.9 随访情况

第3章 讨论

3.1 未通过听力筛查婴幼儿的确诊率

3.2 转诊婴幼儿的年龄分析

3.3 高危因素分析

3.4 未通过听力筛查假阳性分析

3.5 联合听力检测在听力评估的重要性

3.6 复诊率低

3.7 复诊患儿的听力变化情况

3.8 随访的重要性

3.9 言语康复情况分析

第4章 结论

综述 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对筛查型耳声发射(OAE)筛查未通过婴幼儿进行听力评估及随访,了解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听力学变化及采取的干预措施与康复现状,为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定期随访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2012年1月~2013年7月在我省各县、市医院,采用OAE进行初筛和复筛,听力筛查单耳或双耳未通过42例,转诊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听力检测中心,采取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声导抗检查方法,进行综合的听力评估,将42例婴幼儿听力情况记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管理系统,进行追踪随访1年,了解确诊患儿采取的干预措施及言语康复情况。 结果:42例复筛未通过的婴幼儿在首次听力诊断中,双耳ABR阈值正常15例(35.71%,15/42);听力损失27例(64.29%,27/42),单耳9例,占33.33%;双耳18例,占66.67%;轻度10例(37.04%,10/27);中度4例(14.81%,4/27);重度5例18.52%,5/27);极重度8例(29.63%,8/27)。初诊中异常的婴幼儿在1-6月后接受第二次听力诊断12例(12/27),占44.44%;双耳听力损失9例,占75.00%;轻度听力损失1例,占8.33%;中度2例,占16.67%(其中1例由中度转为轻度);重度2例,占16.67%(其中1例1耳由极重度转为重度,1耳由重度转为中度);极重度4例,占33.33%。单耳3例,占25.00%(3例单耳初诊听力轻度复诊转为正常)。随访发现,15例ABR与DPOAE均为阴性的情况下,有1例患儿发生了迟发型耳聋,已建议及时就诊。初诊中的7例轻度听力损失,单耳6例,双耳1例,随访发现听力恢复正常。3例中度听力损失,均采用助听器,并进行康复。9例双耳重度、极重度耳聋患儿,有7例配戴助听器,5例做了人工耳蜗,这些患儿正在接受言语康复训练。 结论:对转诊婴幼儿进行DPOAE和ABR的联合检查,可以降低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对确诊为轻度听力损失的患儿,应进行6月以上的随访,因轻、中度听力损失有好转和正常化的趋势。对确诊为重度、极重度听力损失的患儿应及早干预,重视言语康复。本组听力异常患儿就诊年龄大、复查率低、失访率高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