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白藜芦醇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白藜芦醇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摘要

目的:探讨眼局部使用白藜芦醇(Res)对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葡萄膜炎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实验研究。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0.25%Res治疗组、0.5%Res治疗组、1%Res治疗组和0.1%地塞米松(Dex)治疗组,每组6只。将大肠杆菌细胞壁脂多糖(LPS)溶于无菌的0.9%氯化钠溶液配成1mg/ml的LPS溶液,并注射入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双后足垫(每只注射200μg),空白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各治疗组于LPS诱导前后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Res和Dex10μ1点双眼,每2小时1次,注射LPS前后各6次。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点眼。观察大鼠眼部炎症反应、临床表现评分,注射LPS24h后测房水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眼球病理切片HE染色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虹膜睫状体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等,探讨与分析Res的治疗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u检验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模型组于LPS注射后4h可见虹膜血管扩张充血,之后炎症反应逐渐加重,24h时可见前房大量点状渗出、瞳孔区纤维渗出及晶状体前囊膜渗出物沉着,模型组24h临床评分为4.3±1.2,1%Res组为2.0±0.6,1%Res组葡萄膜炎反应明显轻于模型组(P〈0.05);1%Res组房水中TNF-α和IL-6的浓度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1%Res组眼部组织病理学改变较模型组轻(P〈0.05);1%Res组虹膜睫状体p38MAPK和NF-κB p65的核转位阳性细胞率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1%Res局部点眼能有效减轻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