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眼科杂志》 >大特发性黄斑裂孔直径与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的关系

大特发性黄斑裂孔直径与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的关系

         

摘要

目的分析内界膜剥除联合空气填充治疗大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手术效果, 探讨裂孔直径与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黄斑裂孔最小径&400 μ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术的IMH患者282例(300只眼), 其中男性56例(61只眼), 女性226例(239只眼), 年龄65(62,68)岁。2016年7月以前接受手术的患者, 玻璃体腔内采用惰性气体填充, 此后采用消毒空气填充。测量所有患眼的黄斑裂孔最小径, 按裂孔最小径每50 μm为一区间进行分组, 以卡方检验比较各组裂孔不同填充物的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消毒空气填充者裂孔最小径与IMH一次闭合率关系。结果黄斑裂孔最小径为(615.7±126.0)μm, 总体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为91.7%(275/300), 术后BCVA为0.5(0.3, 0.7), 较术前的0.1(0.05, 0.2)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消毒空气填充者187例, 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88.2%, 165/187)总体显著低于惰性气体填充者(97.3%, 110/11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消毒空气填充者各区间一次手术裂孔闭合率最高为100%, 650 μm以上各区间闭合率渐降, 与最高闭合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裂孔最小径大于664.5 μm者一次闭合率显著降低(P&0.001)。以消毒空气填充, 650 μm以下裂孔一次闭合率(96.1%, 123/128)与惰性气体填充(100.0%,67/67)相当(P=0.17), 大于650 μm裂孔一次闭合率(71.2%, 42/59)较惰性气体填充(93.5%,43/46)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无论何种气体填充, 小于650 μm IMH术后BCVA均较大于650 μm者显著为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于650 μm的IMH, 两种气体填充视力预后水平相当, 大于650 μm者亦然。结论对于消毒空气填充者, IMH裂孔最小径与手术闭合率及视力预后密切相关, 大于650 μm的IMH解剖和功能预后均较小于650 μm者显著降低, 提示对于此类大IMH, 可以考虑联合其他内界膜处理技术以期改善手术预后。(中华眼科杂志, 2019, 55:739-746)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