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新药杂志》 >HPLC-MS/MS多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追踪附片液制备环节生物碱的传递规律

HPLC-MS/MS多组分检测结合化学计量学追踪附片液制备环节生物碱的传递规律

         

摘要

目的:追踪附片液制备过程中14个生物碱的传递规律.方法:采用Phenomenonex Gemini 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质谱采用ESI+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扫描;建立H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附片液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乌头原碱、尼奥林、附子灵、宋果灵、塔拉乌头胺、去甲乌药碱、去甲猪毛菜碱14个生物碱含量的检测方法;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追踪各种生物碱在附片液制备过程中8个环节的传递规律.结果:14个生物碱在各自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0 0),定量限为2.27 ~ 18.27 ng·mL-1,平均回收率94.81% ~ 101.55%.分析表明,煎煮过程中各种生物碱大量溶出,剧毒的乌头碱、新乌头碱与印乌头碱全部水解完毕,次乌头碱含量亦水解降低了63.5%,大量单酯型生物碱转化生成,含量显著升高;浓缩环节各种生物碱均有不同程度损失,次乌头碱含量进一步降低至饮片总量的15.4%,去甲猪毛菜碱损失超过63.9%;通过2次醇沉精制环节,大量去除提取液中的淀粉、多糖等物质,而对各种生物碱含量影响不大.结论:附片液在制备过程中,毒性成分基本水解完毕,保证了制剂的安全性,但浓缩环节成分损失较大,应控制温度,改进工艺.该研究为附片液生产工艺的优化及品质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新药杂志》 |2018年第24期|2954-2961|共8页
  •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成都610075;

    成都中医药大学分析测试中心;

    成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137;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昌330004;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611137;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914.1;
  • 关键词

    附子; HPLC-MS/MS; 毒效成分; 化学计量学; 再评价;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