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脑出血患者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脑出血患者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测定33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24h内、3d、7d、15d及30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分析脑出血患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动态变化与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血肿体积和血肿周围水肿(perihematomal edema, PE)体积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各时间点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发病后3d到达高峰.大量出血组血浆GFAP含量(15.48±3.54)ng/L明显高于少量出血组(5.82±2.73)ng/L(P<0.01).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含量与NIHSS、血肿体积、PE体积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脑出血患者血浆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水平明显增高,并与脑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预后呈负相关.提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可作为反映脑出血患者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