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验诊断学》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研究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eriventricular-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PVH-IVH)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头颅彩超检测结果,将PVH-IVH早产儿分为轻度PVH-IVH组和重度PVH-IVH组,各55例、16例,并以同期未发生PVH-IVH的早产儿40例作比较,分析比较3组早产儿生后48h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结果 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比积(PCT)重度PVH-IVH组低于轻度PVH-IVH组(P<0.01)和无PVH-IVH组(P<0.01),轻度PVH-IVH组低于无PVH- I VH组(P<0.01),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异常与早产儿PVH- IVH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PVH-IVH的病理过程,应重视监测早产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提高警惕做好PVH- IVH的早期干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