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药制剂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中药制剂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摘要

cqvip:目的应用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评价中药制剂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医学外文文献数据库(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等中外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5月25日。纳入中药制剂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两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交叉核对,根据数据制作表格并提取数据,应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标准,对所纳入的文献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RCT9篇,均以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制剂,共883例病人,对照组439例,试验组444例。Meta分析结果:试验组降低病人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标准化均方差(SMD)=-11.48,95%CI(-15.15,-7.80),P<0.00001];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制剂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数[MD=4.76,95%CI(3.05,6.47),P<0.00001];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RR=1.26,95%CI(1.18,1.36),P<0.00001];提高病人6min步行试验结果[MD=49.80,95%CI(30.07,69.53),P<0.00001],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MD=-6.00,95%CI(-8.64,-3.55),P<0.00001],对病人死亡率的影响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RR=0.78,95%CI(0.44,1.39),P=0.54]。结论中药制剂联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病人有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能有效提高病人运动耐量,改善病人心功能,降低NT-proBNP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