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应用子午流注理论解释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的“非杓型”血压节律改变

应用子午流注理论解释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的“非杓型”血压节律改变

         

摘要

目的::通过对 CKD1~2期非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与子午流注理论对应关系的研究,探讨非杓型血压产生的原因,将子午流注这一古老的中医学概念更广泛地应用于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方法:收集47例 CKD1~2期非高血压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24 h 动态血压数据,比较两组血压昼夜异常节律的发生情况。将时间段按照十二时辰进行分组,分析十二时辰与血压非杓型改变的对应关系及疾病的脏腑归经。结果:CKD 组亥时、子时及寅时收缩压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两组丑时及卯时收缩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除卯时外,CKD 组的舒张压在夜间各时段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亥时及子时分属于手少阳三焦经及足少阳胆经,因此非杓型血压模式的产生可能与少阳枢机不利,气机运行不畅,从而导致气化失司,水液不化而停聚体内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