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汉族结核病患者-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型与药物性肝损伤以及抗结核疗效的关系

中国汉族结核病患者-乙酰基转移酶2基因型与药物性肝损伤以及抗结核疗效的关系

         

摘要

目的了解中国汉族结核病患者N-乙酰基转移酶(NAT2)基因型与异烟肼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及与抗结核疗效的关系。方法初治结核病患者108例。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NAT2基因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比对,判定NAT2基因型。分析基因型与药物性肝损伤的关系,比较基因型与抗结核疗效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 108例结核病患者中,中间代谢型59例(54.63%),快代谢型36例(33.33%),慢代谢型11例(10.19%),超快代谢型2例(1.85%)。2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快代谢型2例,慢代谢型5例,中间代谢型13例。快代谢型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可能性较低(OR=0.176,95%CI:0.038~0.809,P=0.014),慢代谢型患者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OR=4.556,95%CI:1.231~16.854,P=0.044)。NAT2*4/*6A基因型(OR=7.741,95%CI:2.653~22.586,P&0.01)和NAT2*6A/*6A基因型(OR=15.353,95%CI:1.506~156.552,P=0.020)患者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NAT2*4/*4型患者则不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OR=0.176,95%CI:0.038~0.809,P=0.014)。58例痰菌阳性的患者,治疗2个月后仍痰菌阳性12例,其中快代谢型患者8例,疗效差(OR=7.200,95%CI:1.794~28.900,P=0.008)。结论中国汉族结核病患者中NAT2基因型以中间代谢型为主。NAT2慢代谢型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风险较高。NAT2*6A为药物性肝损伤高风险等位基因,而NAT2*4/*4则可能为保护性基因型。快代谢型患者早期的疗效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