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数字化画钟测试的表现特征

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数字化画钟测试的表现特征

         

摘要

目的 研究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数字化画钟测试(digital clock drawing test,dCDT)的表现特征.方法 选择老年患者40例,根据Fazekas量表评分分为重度脑白质损害(HBSVD,2~3分)组20例和对照组(≤1分)20例.记录dCDT参数:传统画钟测试(tCDT)、思考时间、完成总时间、落笔压力.采用选择反应时间测试(CRT)反映注意力,1 min动物语义性词语流畅性测验(VFT)反映语言功能,数字图形转换(DSST)检测执行功能和处理速度,连线测验B(TMT-B)检测认知灵活性.结果 2组tCDT和完成总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SVD组CRT、TMT B及思考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572.25±125.53)ms vs (480.00±85.78)ms,P=0.013;(89.30±28.98)s vs (69.85±19.67)s,P=0.018;(68.90±8.34)% vs (61.95±7.91)%,P=0.010]DSST及落笔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75±24.40)个vs (24.40±9.34)个,P=0.040;368.45±108.48 vs456.90±150.33,P=0.039].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血管性危险因素及其他影像学表现后,完成画钟过程中思考时间与CRT呈正相关(β=0.368,P=0.018),与DSST呈负相关(β=-0.426,P=0.006);落笔压力与CRT、VFT、DSST、TMT B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与tCDT不同,老年脑小血管病患者存在的认知功能损害可以被dCDT检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