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安徽省黟县'6.21'型泥石流特征及形成机制

安徽省黟县'6.21'型泥石流特征及形成机制

         

摘要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黟县北部地区(柯村、美溪、宏潭)泥石流灾害产生的特征、分布、危害及形成规律的研究分析,论述了黟县"6.21"型泥石流产生的地质环境条件及主要控制性因素.认为:区内山高坡陡,地势陡竣、河谷狭窄呈"V"字型,人类工程活动强烈,而且降雨集中、强度大,易产生控制面积小、历时短、强度大而且能激发泥石流产生的暴雨量("6.12"型降雨),是安徽省比较典型的泥石流灾害易发区.预测分析表明,黟县北部地区不仅具备泥石流产生的地形、构造及岩性条件,而且16条支沟内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丰富(沟谷的松散固体物质储量一般均大于1.0×104m3/km2),泥石流的产生具备丰富的固体物源基础.同时,区内也是安徽省强降雨中心之一,暴雨或大暴雨均发生于每年的6月中旬,类似于2002年"6.21"型的大暴雨.产生周期约为10~15年一遇.因此,预测黟县北部地区16条支谷泥石流发生的频率为10~15年一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