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不同血清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双向队列研究

不同血清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双向队列研究

         

摘要

背景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根据血清学可分为AQP4-IgG阳性、MOG-IgG阳性和血清学阴性(2种抗体均阴性),目前对于不同血清型NMOSD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尚不明确.目的 通过建立NMOSD患儿双向随访队列,比较不同血清型NMOSD临床表型差异,以利于临床识别.设计动态双向队列研究.方法 2012年1月至2021年3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诊断为NMOSD患儿即进入队列,依据事先设计的临床观察量表进行临床特征信息收集,回顾性采集既往的临床资料(首次诊断收集发病以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他院诊断的收集既往的诊疗经过),对临床特征进行随访观察,队列终点为起病至末次随访时间≥6个月.以AQP4-IgG阳性、MOG-IgG阳性和血清学阴性分为3组.主要结局指标不同血清型的临床特征.结果 46例NMOSD患儿中,MOG-IgG阳性组、AQP4-IgG阳性组和血清学阴性组分别为21、12和13例,3组起病年龄、起病至末次随访中位病程和发作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QP4-IgG阳性组以女孩多见.首次发作的临床表型共74个,3组大脑综合征和脑干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脑综合征在MOG-IgG阳性组(42.9%)和血清学阴性组(43.8%)常见,脑干症状在AQP4-IgG阳性组(33.3%)和血清学阴性组(23.1%)常见;病程中所有发作临床表型共196个,3组横贯性脊髓炎(TM)、大脑综合征、脑干症状和延髓最后区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M在AQP4-IgG阳性组占比最高(43.9%),大脑综合征在MOG-IgG阳性组(36.2%)和血清学阴性组(34.4%)常见,脑干症状在AQP4-IgG阳性组(17.1%)和血清学阴性组(18.0%)占比较高、延髓最后区症状在AQP4-IgG阳性组(12.2%)常见.头颅MR共收集到134个,主要受累部位为皮层下白质(59.0%)和脑干(47.8%);脊髓MR共采集到42个,3组皮层下白质、脑室旁白质、胼胝体、丘脑、基底节、脑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层下白质在MOG-IgG阳性组和血清学阴性组占比较大,脑室旁白质在AQP4-IgG阳性组和血清学阴性组占比较大,胼胝体在AQP4-IgG阳性组中常见,丘脑在AQP4-IgG阳性组、MOG-IgG阳性组占比较大,基底节在MOG-IgG阳性组占比较大,脑干在AQP4-IgG阳性组占比较大.3组胸髓和长节段脊髓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3组中普遍受累,以AQP4-IgG阳性组更常见(94.1%和100%).共收集94次急性期脑脊液和46次自身免疫性抗体数据,3组脑脊液有核细胞数、蛋白和不同自身免疫性抗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6例均得到了末次随访EDSS评分,中位数为1.5(0~4.5)分,3种不同血清型末次随访ED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QP4-IgG阳性及血清学阴性NMOSD以女孩多见.大脑综合征常见于MOG-IgG阳性和血清学阴性NMOSD.延髓最后区症状常见于AQP4-IgG阳性患儿.皮质下白质受累在MOG-IgG阳性和血清学阴性患儿更常见,长节段脊髓炎在AQP4-IgG患儿中更常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