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高流量鼻导管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呼吸困难的治疗作用

高流量鼻导管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呼吸困难的治疗作用

         

摘要

目的针对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早期存在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igh flow nasal cannulae, HFNC),评估此治疗措施对急性PQ中毒患者早期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因急性PQ中毒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的患者。纳入标准:急性PQ中毒伴呼吸困难的患者,并符合以下条件:呼吸困难伴呼吸频率(respiration rate, RR) &25次/min或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O2, PCO2)&32 mmHg(1 mmHg=0.133 kPa)。记录HFNC应用前及应用后15 min、30 min及1、2、4、6、12、24 h的RR、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 SPO2)、心率(heart rate, 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记录应用前、应用后6 h、24 h的血气结果。比较患者应用HFNC前后的RR、SPO2、HR、MAP、PCO2、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2, PO2)、pH以及动脉血乳酸(lactic acid, Lac)的改善情况。组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有50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经随访28 d,存活26例,死亡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自诉服毒量、入院首次尿PQ浓度定量、Lac、PaCO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生化检查结果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HFNC可以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各时间点的RR和HR,应用后6 h的PaCO2明显升高,36 mmHg(34,38)mmHgvs 30 mmHg(27,32)mmHg,P&0.05。而MAP、SPO2、PO2、pH以及Lac在应用HFNC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在应用HFNC前后的RR及HR变化,发现生存组在应用HFNC后RR和HR比死亡组降低的更为明显,生存组患者应用HFNC的最大流速明显低于死亡组,35 L/min(25,40) L/minvs 55 L/min(50,60) L/min,P&0.01。结论 HFNC可以明显降低急性PQ中毒伴呼吸困难患者早期的RR和HR,通过降低患者自身耗氧量对中毒后患者的相对或绝对低氧状态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