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肿瘤临床》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鳞癌过程中超微结构的观察

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鳞癌过程中超微结构的观察

         

摘要

1.用亚硝胺诱发小鼠前胃肿瘤发生过程中,从增生、癌前变到癌、在亚微结构上未见质的不同,仅是由轻到重,由不明显到明显的量的变化。目前在电镜下还没找到癌前细胞和癌细胞在形态方面的特异性变化。2.癌细胞的特征是核大、核膜不规则,核内常染色质丰富,异染色质的团块向周边积聚,以及核仁变大,出现双核仁或多核仁。胞质内线粒体肿胀及空泡样变,内质网扩张或呈空泡性变,张力原纤维分布不均匀,有的变粗而为大的束状结构;基底板厚薄不均,并发生断裂等现象。这些改变加上桥粒发育不良,为癌细胞浸润转移提供了超微结构形态学依据。3.癌细胞中角质颗粒的出现是表明细胞向成熟方向发展,是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特征。角质颗粒是一种代谢产物,多数为圆形,也有不规则形,大小不一,可见到由小颗粒增长变为大颗粒的过程,且越向表层颗粒越大。4.淋巴细胞侵入增生的基底细胞和癌细胞之间,个别淋巴细胞周围呈空晕状态,是否为轻度溶解细胞的现象、尚待进一步验证。5.为了深入了解上皮癌变的形态特征,通过光镜检查,与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必要时与环氧树脂厚切片 H、E 染色切片后光镜观察对比,可以得到比较正确的结果。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 |1981年第1期|P.56-60|共7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室实验肿瘤组;

    生物物理室超微结构研究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室实验肿瘤组;

    生物物理室超微结构研究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室实验肿瘤组;

    生物物理室超微结构研究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室实验肿瘤组;

    生物物理室超微结构研究组;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室实验肿瘤组;

    生物物理室超微结构研究组;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肿瘤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