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体外增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梗死大鼠脑内的存活

体外增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脑梗死大鼠脑内的存活

         

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维生素C(Vc)和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增殖培养,移植到脑梗死大鼠体内后,在脑内的存活情况. 方法 ①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分离大鼠BMSCs.按培养液中加入的不同因子分为4组:对照组、Vc组(50 μg/ml)、bFGF组(1 μg/L)以及Vc+bFGF组(50 μg/ml Vc和1 μg/L bFGF),在体外对BMSCs进行培养并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MTT比色法分别于培养第1、2、3、5和7天,测定细胞在45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A)值;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96 h后的细胞周期.②采用线栓法制备20只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 h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联合Vc+bFGF培养的BMSCs移植组(10只)和对照BMSCs移植组(10只).将相应组别的BMSCs细胞移植入脑梗死24 h后的大鼠体内.分别于移植后第1、2和3周,制备大鼠脑组织切片并行BrdU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①形态学观察显示,Vc+bFGF组的BMSCs增殖最快,对照组则相对缓慢.②各组细胞的A值于培养第2天开始增加,Vc组和bFGF组在第3天达到高峰(F=728.52和F=197.18,P<0.05),Vc+bFGF组在第5天达到高峰(F=1771.32,P<0.05),第7天均有所下降.第2天起,bFGF组、Vc组与bFGF+Vc组的A值均高于对照组;第3天起,Vc+bFGF组高于Vc组与bFG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 Vc组、bFGF组与Vc+bFGF组细胞处于增殖期(S+G2+M期)的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 BMSCs移植后第2周,联合Vc+bFGF培养的BMSCs移植组大鼠脑组织切片中BrdU 阳性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高;第3周两组阳性细胞计数均有下降,但前者仍较后者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r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梗死灶周围. 结论 Vc与bFGF均可促进大鼠BMSCs的增殖,二者联用较单用其一的效果更好;脑梗死大鼠移植增殖培养后的BMSCs,其在脑组织中的成活能力明显增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