馓子考实

         

摘要

馓子,其原型为寒具,作为上层阶级食物中的珍品,被皇家贵胄、官商士绅用以招待客人之物,其历史较早可追溯至汉朝,是以糯米熬煎而成,美其名曰"寒具",作为常用的习俗食物,属旧时祭祀的一种,传承至今.随着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各民族特色的相互传承,其原型"寒具"虽已逐渐淡漠,却出现了更多的代名词,如寒具、环饼、粔籹、细环饼、截饼、蝎子、膏环、捻头等.本文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馓子及其别称与形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关于馓子,古有(春秋)介子推"割股啖君"一典,道尽中国传统"寒食节"意义所指,以"见火忧伤"之意于每年清明时节全国"禁火(烟)、插柳、焚纸",人们便以此代餐.至此,人间始有寒食节,这在后文中将会进行详细阐释.时至今日,我国北方等地区仍然将馓子作为待客之物,或赠与亲朋好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