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大学教学》 >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特征与实施关键:基于劳动要素的理论视野

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特征与实施关键:基于劳动要素的理论视野

         

摘要

劳动具有四个重要因素.第一因素是手,第二因素是脑.与劳动分工以追求更高生产力的目标不同,劳动教育要促进学生手脑并用,促进学生在不同分工环节、不同工种间不断变换,以对劳动总目标和各环节都有第一手认识.完全不动手的“脑力劳动”其实不是劳动,只是动脑筋.劳动第三因素是劳动工具,在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时最需关注对不同劳动工具的上手领会.劳动第四因素是面对真实现象,因而探索性劳动、艺术性劳动都是重要劳动类型,而传统的生产劳动只是劳动中的一种.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按照显性和隐性课程两元划分,同时考虑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场域,本文先行给出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重点对隐性课程予以详述,包括校园内劳动教育实践、校园文化机制建设、社会真实劳动机会拓展.真实劳动、探索性/创造性劳动是高校劳动教育的核心特征,模拟劳动不应是大学劳动教育主流.劳动转化为劳动教育的关键是一个时间因素,就是劳动之间和之后需要时间间断以促进“反顾”以形成海德格尔所称的“考虑”.大学应促成劳心、劳力的柔性分工而自然消灭“劳心者”和“劳力者”身份的固化,开环大学的本质意蕴即在此,成人学历教育应基于学分制而与正规大学教育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