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大学生就业》 >就业难,扩招后遗症?

就业难,扩招后遗症?

         

摘要

遭遇四年前的扩招与面对现在的就业难,2003届毕业生可谓是"悲喜交加"。求职中无数次的奔波与一次次的失落使许多大学生陷入了迷惑,谁也没料到,当四年前的幸运不再光临时,大学毕业生在2003年期求一份就业合同居然如此艰难。网上流行着一篇文章《多收了三五斗》之大学生就业版——《多了三五成》,就业的窘境溢于字表,同时也对四年前的扩招提出了质疑,扩招似乎最后结出了一个谁也无法承受的苦果。然而,简单地将就业难归罪于四年前的扩招未免过于武断。不可否认,扩招增加了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本已存在的就业难度,但这种难不是今年才有的。更何况就业是否难还要取决于社会经济状况好坏、人才市场成熟与否以及求职信息能否畅通等,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在就业中主观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毕业生是否具有成熟与理性的就业心态对能否顺利求职往往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专家们所言,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进入大众化时代,"天之骄子"已成昨日黄花,如果大学生依然端着架子去求职,以一种目高于顶的姿态面对社会的选择,就业当然会陷入困境。扩招降低了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但我们不应该一厢情愿地期待社会选择人才标准的门槛也会降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依然存在,但大学生选择它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了,除了少数精英人才外,大部分毕业生将会"大众化就业",接受"大众化岗位"的选择。扩招并无过错,就业难也是现实,但两者之间并不存在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大学生理应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接受社会的选择,才能最终走出目前的困境。扩招给了学生一个成才的机会,就业就成了考验毕业生是否成才的机遇,四年前许多人把握住了前者,四年后大学毕业时,每个人也能把握住后者吗?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年第5期|17-20+16|共4页
  • 作者

    金东;

  • 作者单位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47.38;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