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尼可地尔对CSF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尼可地尔对CSF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

cqvip:目的分析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0例CSF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40例。甲组使用传统治疗模式,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使用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浆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基础肱动脉内径、基础血流量、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ID)水平;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IMR)、TIMI血流帧数[近心尖部远端分叉处(LAD)、钝缘支最远端(LCX)、后降支后侧支(RCA)]。结果治疗后,乙组患者的TAT、ET-1、hs-CRP水平分别为(8.73±2.69)μg/L、(82.46±12.43)ng/L、(1.34±0.42)μg/ml,均低于甲组的(10.32±3.13)μg/L、(88.47±13.64)ng/L、(1.57±0.33)μ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乙组患者的基础肱动脉内径、基础血流量、FMD、NID水平均优于甲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的LAD、LCX、RCA、平均TIMI血流帧数及IMR水平分别为(21.10±6.27)帧、(26.72±5.90)帧、(28.09±3.27)帧、(25.30±4.39)帧、(16.59±4.80),均低于甲组的(23.81±5.49)帧、(33.04±5.91)帧、(30.19±4.05)帧、(28.91±5.03)帧、(19.35±5.1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SF患者,以传统治疗模式为核心,联合使用尼可地尔药物,能够有效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效果尤为显著,可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