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实用医药》 >利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肛提肌裂孔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利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肛提肌裂孔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究利用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评价不同分娩方式对肛提肌裂孔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90例单胎活产产妇,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58例)和剖宫产组(32例),阴道分娩组又细分为自然分娩组(38例)和产钳分娩组(20例).于产后6~12周给予所有产妇经会阴四维超声检查,观察四组超声图像,并比较四组产妇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及缩肛动作下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周径、面积及耻骨直肠肌角度、膀胱颈移动度.结果 四组产妇的肛提肌裂孔两侧耻骨直肠肌超声图像下结构较模糊,部分产妇的图像可观察到单侧或双侧耻骨联合处撕脱,膀胱呈现大小不一的回声.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下,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周径、面积及耻骨直肠肌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缩肛动作下,阴道分娩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周径、面积及耻骨直肠肌角度均明显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膀胱颈移动度为(15.33±3.81)mm,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的(11.69±3.60)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及缩肛动作下,自然分娩组与产钳分娩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周径、面积及耻骨直肠肌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膀胱颈移动度为(16.12±3.05)mm,明显低于产钳分娩组的(21.35±2.8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静息状态、Valsala动作下,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的肛提肌裂孔大小相近,在缩肛状态下,阴道分娩产妇的肛提肌裂孔明显增大,产钳分娩组产妇的膀胱颈移动度明显大于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与产妇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