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 >回旋支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回旋支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回旋支与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不同特点,观察30 d预后情况.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抢救中心住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共62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梗死相关动脉情况分为2组,右冠状动脉组515例,回旋支组106例.比较2组临床特征及PCI术中特点,分析2组患者预后.结果 右冠状动脉组与回旋支组年龄、男性比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舒张压、发病至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右冠状动脉组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比例、ST段抬高总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回旋支组[29.3% (151/515)比4.7% (5/106),(11.0±2.8) mm比(9.8±3.3) mm,(57±12)%比(55±10)%],入院时收缩压、肌钙蛋白Ⅰ峰值及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30 d病死率则明显低于回旋支组[(119±29)mm Hg(1 mm Hg=0.133 kPa)比(126±31)mm Hg,(47±30) μg/L比(55±33)μg/L,(160±71)U/L(176±73)U/L,3.9%(20/515)比8.5%(9/106)],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0级血流率、多支血管病变比例、手术操作时间、就诊距血管再通时间、术后TIMI 3级血流率、术中应用主动脉内气囊泵支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64.5% (332/515)比57.5%(61/106),51,7%(266/515)比49.1% (52/106),(50±22) min比(55±27) min,(77±13) min比(79±12)m in,93.4%(481/515)比92.5%(98/106),8.2% (42/515)比7.5% (8/106),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回旋支闭塞是30 d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1.167,95% CI:0.992~1.963,P=0.033).结论 回旋支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不典型,30 d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