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食品安全导刊》 >不同前处理方法及显色体系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比较

不同前处理方法及显色体系测定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方法比较

         

摘要

通过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面制食品中铝的三元络合和四元络合显色体系进行比较,建立比较优化稳定的测定方法。样品经硝酸-高氯酸消化、硝酸-硫酸消化以及干法消化前处理后,三价铝离子在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与铬天青S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反应形成蓝色三元络合物;在乙二胺-盐酸缓冲介质中,聚乙二醇辛基苯醚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与铬天青S反应形成蓝绿色四元络合物,分光光度法测定面制食品中的铝含量。实验线性范围为0~5μg,对三种前处理方法及两种显色体系进行精密度及加标回收试验,结果显示三种前处理方法及两种显色体系均符合面制食品中铝含量的测定。对三种前处理方法及两种显色体系进行比较可见其优缺点,硝酸-高氯酸消化法,高氯酸残留对显色影响较大,且有爆炸的危险;硝酸-硫酸消化法耗酸量大,费时费力;干法消化简单,方便,耗酸量少。三元显色体系中,显色时间较快,但是稳定性较差,不能长时间放置,而四元显色体系显色时间较慢,但是显色后稳定性好,且精密度较高。综合比较可得,采用干法消化的四元显色体系测定面制品中铝的方法更加简便,易于操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