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植物学研究》 >野生荆条种子休眠原因及两个采摘时期萌发条件的探究

野生荆条种子休眠原因及两个采摘时期萌发条件的探究

         

摘要

cqvip:本文以直接采摘的野生荆条种子为材料,探究了荆条种子休眠原因及两个采摘时期对荆条种子萌发率的影响。作者对2017年9月26日(绿叶期)和同年12月5日(枯叶期)直接采摘的荆条种子,分别进行了水引发处理(1 d, 2 d, 3 d)、赤霉素处理(0.5 mg/L, 1 mg/L, 2.5 mg/L, 5 mg/L, 10 mg/L)以及聚乙二醇处理(5%, 10%, 15%, 20%),以提高种子萌发率。结果表明:两个时期采摘的荆条种子浸提液都对油菜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间接说明荆条种子休眠原因之一是种子中有抑制物质的存在。12月份采摘的种子萌发率较9月底采摘的高,说明采摘时期对荆条种子萌发有一定影响,可能12月份收集的种子发育较9月底的良好;12月份采摘的种子经水引发2 d后,萌发率最高为(48.67% ±5.03%),比对照(16.00% ±4%)显著提高(P <0.01);未处理种子萌发率低,暗示种子存在后熟作用。该研究结果表明采摘时期及处理方法对野生荆条种子休眠的破除,萌发率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